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遗产活化路径
——河南的经验和创新性发展
郑雪松
“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与国家政治体制相契合的政治共同体,又是代表我国56个民族的民族共同体,还是融会各民族文化的文化共同体。”[1]河南不仅积淀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化遗产,孕育和传承着中华共有文化遗产,而且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河南打造有根的“三交”文化优势品牌奠定基础。
一、深度挖掘积淀的中华文化遗产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中华文化积淀的产物,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理念上升到思想体系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的深层表达,具有内聚性、向心性和自识性等特点。”[2]华夏文明经历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为中华民族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而这些文化遗产在河南或多或少留有印记。“以龙师而龙名”(《左传·昭公十七年》)的伏羲始祖形象虽遍布全国,但仍以黄河流域为核心区域,“黄河流域尤其是甘肃、河南、山东等省,保有众多与伏羲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3],其中河南省淮阳太昊陵及太昊伏羲祭典等比较有名。后来的炎帝和黄帝为共主,华夏先民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化和文明遗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从传说的“有巢氏”到秦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活动区域不难看出,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孕育场,而这一时期以中原河南为主要活动区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五环节三阶段已基本形成,正如有研究者认为,“自夏商周三代以来,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中华民族的基本规模为止,中华民族共同体历经族群共同体、地域共同体、血缘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等基本型态,各种型态相互层累叠加,和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4]
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遗产
为了纪念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黄帝及其部落,一年一度在河南新郑举办“炎黄祭典”仪式,影响深远。200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殷墟,因其出土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铜器而驰名中外。根据2019年11月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的贺信精神,应进一步深化甲骨文研究和应用,加大对甲骨学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彰显甲骨文的文化魅力和时代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甲骨文为源头的汉字是中华优秀文化记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使中华文化有根可循、有史可依。”[5]近年来,举办甲骨文特色教育学校的评选、甲骨文进校园、进课堂等活动。河南享有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之称的不止于此,主要发源于河南洛阳的农历二十四节气及其传承至今的农业谚语、世界著名佛教寺院嵩山少林寺、回族文狮舞、清明上河图等文化遗产的现代传承无不在向世人彰显河南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省阵地作用。
三、积极申报和创建中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示范单位
为了发挥中原文化的民族团结教育功能和助推中华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在拥有河南大学的豫剧、郑州大学皮影、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八锦缎等国家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基础上,河南也开展了省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截止到2022年6月,河南共有42个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据河南省教育厅网站公示统计,2019、2020、2022年河南省分别认定11、10、21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此外,河南省还拥有一些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河南虽是少数民族散居区,但始终坚持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积极申报和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在申报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同时,也创建了一些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019年河南省民族团结示范单位有14所高等学校,分别是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河南城建学院、黄淮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南阳理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开封大学。2021年3月公示的第五批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就有郑州市的荥阳市金寨回族乡、开封市的兰考县兰阳街道、南阳市的桐柏县月河镇、固始县蓼城街道等50个地区和单位。2021年河南省中小学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6所,其中中小学18所,高等学校7所(河南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新乡医学院、新乡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封青医学专科学校、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第六批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有郑州市回民高级中学、鹤壁市南关中心小学、禹州市颍川街道南街社区等20个。[6]
四、进一步营造共有精神家园文化生态
地方文化不仅体现地方特色,还能激发地方(政府)责任和使命担当。河南应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采取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和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的共有文化建设、发挥学校教育系统培育和铸牢的文化功能、进一步推进中原非遗进课程教材进头脑、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方文化资源中心和教育基地等。
(一)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和统战部门牵头协调的共有文化建设
文化遗产是共有精神家园存在和构建的基础,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家园的营造需要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习近平在2023年10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共有文化建设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省委统战部及其所属各统战部门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自身网站的“专题专栏”,并定期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活动。在牵头创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的同时,应发挥国家级文化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的辐射和引领的文化功能。
(二)发挥学校教育系统培育和铸牢的文化功能
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中华文化遗产是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路径,也是新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河南部分地区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新入职教师培训、在教育系统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召开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推进会活动,并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民教育相关规划、面向青少年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等,甚至有些市区的统战、民宗、教育等部门已加强联动、分类指导,统一规划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内容。但总体来看,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效性有待于加强,整体规划应受到重视。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明确,“要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顶层设计,推进教材、课程、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7]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系统不仅引领、规范教育发展方向和丰富教育内容,而且通过人才培养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立德树人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背景下,将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思政和教育系统党的政治建设,使双方达到互利共赢。
(三)进一步推进中原非遗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
将中原文化遗产引进校园也是河南省一贯强调的,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最佳方式应该是进课程进课堂。“我们不仅需要从宏观政策层面出发进行顶层设计,也需要具体落实到微观课程教学等方面,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8]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河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路径是结合本省实际充分发挥中原非遗的育人功能,做好基于中原非遗的显性和隐性课程建设。正如有研究者认为,“在学校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尤其关注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阶段的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教育,抓住关键期与敏感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在中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一方面将蕴含共同体意识的中原非遗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另一方面开展教师带领学生基于中原非遗开展课程开发活动,“提高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过程的主体参与性”[10]。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教育系统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这与坚持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一脉相承的。
(四)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方文化资源中心和教育基地
依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应通过加强研究基地建设、设立研究经费费专项、发布课题招标指南等多种形式,引导学术界树立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鲜明导向,建立健全多学科、多部门联合公关的科研机制,不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学理支撑。”[11]依托非遗(旧址传承基地)、红色文化基地纪念馆、博物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示范单位命名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教育实践基地,尽量分散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需求,让爱我中华深埋于每个孩子心中。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方课程资源库或网络共享平台首先应明确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静态知识、活态传承、实践经验等课程资源及其相关案例。
注重中心案例的动态性,一方面为教师和学习者提供案例,另一方面采取行动研究与教师和学习者一起完善案例,促进课程资源更加优化。就河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方课程资源中心或网络共享平台的内容选择而言,首选的应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因为文化传承基地本身就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资源平台。利用河南非遗优势搭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可以是中华共有文化遗产,也可以是河南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文旅项目建设应突出其育人性,重在引导青少年认知、体验,感知非遗,创造良性的情感氛围。
承载着地方文化和民族记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团结的纽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根基,也蕴含着我国五千多年的传统和智慧”[12]。期待河南在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民族团结示范单位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民委网站展现的《中华文化符号解读·甘肃卷》正式推出《中华文化符号解读·河南卷》,也可结合现代化技术申请组建中国民族学学会河南分会暨河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虚拟研究院等,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认同,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坚实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政,祁进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及其发展历程[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01):41-48.
[2]詹小美,魏箭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省思[J].云南社会科学,2023(06):59-69.
[3]杜谆.伏羲的中华民族始祖形象建构[J].民族艺术,2022,(06):28-36.
[4]宋清员.先秦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阶逻辑——兼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J].广西民族研究,2022,(01):130-138.
[5]丁国栋,崔含.甲骨文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逻辑理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7):33-36.
[6]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第五批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候选名单公示[EB/OL].https://www.henan.gov.cn/2021/03-02/2101245.html.
[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辅导读本[M].民族出版社,2021:148.
[8]张学敏,胡雪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特殊价值、嵌入逻辑与实施路向[J].课程·教材·教法2023,49(01):13-19.
[9]陈立鹏,闫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实践——以广西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05):14-22.
[10]苏德,张良.民族院校课程体系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行状况的影响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04):22-30.
[1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辅导读本[M].民族出版社,2021:107.
[12]赵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视化传承与保护——以现当代文学作品为例[J]. 中国民族博览, 2023, (15): 115-117.
(作者:郑雪松 信阳师范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教授,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教育组专家组成员。)
来源:2023年省政协“打造民族”打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优势品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家协商会发言稿;信阳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